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日報-媒體雲>>業界觀察

2017年三季度網絡輿論生態指數發布

2017年10月17日15:09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原標題:2017年三季度網絡輿論生態指數發布

  人民網北京10月17日電 今日,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艾利艾智庫IRI發布了三季度網絡輿論生態指數,為108.1,環比提升2.4%,五個一級指標,相比一季度數據基准值(100)均有所提升。其中,互聯網內容安全管理指數提升明顯,多元主體參與網絡環境治理的效果顯現﹔在輿論場多個融合傳播典型案例、系列主題傳播刷屏影響下,網民互動與評論引導積極向上,網民的文化自信日益增長。具體評估結果如下:

  三季度,國內網絡輿論生態具有如下特點:

  一、互聯網信息服務規范體系逐步形成,電子政務發展已成規模

  三季度,互聯網新聞生產與傳播指數為102.9,較一季度提高2.9%。繼《網絡安全法》正式落地實施以來,本季度有多項互聯網信息管理規定相繼出台,共發布7項重要管理規定,涉及互聯網信息服務、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等方面,已逐步形成互聯網信息服務規范體系。其中,《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四項新規在兩周內相繼出台,進一步厘清服務提供者和服務使用者的責任與義務。

  “兩微一端”齊發力,電子政務發展已具規模,網絡“問政”日漸顯性化。目前,“兩微一端”政務賬號總數量已經超過33.6萬個。其中經新浪平台認証的政務微博數量達到17.1萬個。微信平台政務公眾號超過10萬個,8月官方版的政務微信客戶端也在蘋果應用商店正式上線。截止2017年9月底,全國政務頭條號已達6.5萬個,遍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累計發文510萬篇,閱讀量達到180億。公安、交警、司法等領域電子政務賬號表現最為活躍積極。

  二、融媒體聯動打造現象級傳播案例,輿論場正能量疊加共振

  三季度,互聯網新聞生產與傳播指數為103.9,較一季度提高3.9%,其中新聞媒體影響力、新聞新技術手段應用、互聯網傳播創新表達三個二級指標持續增長,如圖2所示。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傳播進入了以視頻、游戲、短視頻為主的“小而美”輕閱讀和互動傳播時代,刷屏式H5、短視頻成為當下主題傳播的有效模式。人民日報客戶端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推出H5產品《穿越時光,這是我保家衛國的樣子》,點擊量超過10.4億,分鐘訪問人數峰值達到41萬,創下迄今為止單個H5產品訪問量最高紀錄,網友集中上傳“我的軍裝照”,一時間“刷屏”微信朋友圈。央視推出十集電視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在央視新聞官方微博上的短視頻總播放量達到1.1億次 。

  此外,全媒體多元化聚合成為擴大傳播影響力的強勁助推器。如央視《輝煌中國》系列紀錄片聯合了網站、移動客戶端、微博、微信等多平台、多終端,形成全覆蓋、大規模融媒體聯動的現象級傳播。同時,紀錄片中展現我國成就的要素還衍生成為網絡熱詞,與季度內的多個網絡輿論關注點形成強烈共振,充分匯聚網絡正能量。

  三、重大網絡輿情事件數量略有上升,輿情處理應對能力有所提升

  三季度,重大網絡輿情及突發公共事件的傳播與回應指數為102.5,較一季度增長2.5%。三季度重大網絡輿情及突發公共事件中,自然災害事件較多。其中,四川九寨溝地震、貴州納雍山體垮塌等事件熱度值較高,網民關注持續時間較長。對自然災害事件的處置、回應,地方政府部門已形成相對成熟的應對機制,事件信息公布的及時性、危機應對能力有所提升。三季度此類事件伴生謠言較少,及時辟謠有效遏制了事件的負面影響。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是重大網絡輿情及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分發的主要渠道,移動資訊平台是信息傳播范圍迅速擴大的關鍵節點,這類平台上的短視頻應用加快了熱點輿情的引爆速度。同時還可觀察到,社會類事件熱點輿情的主體涉及弱勢群體時,輿情發酵時間久、震蕩期較長。個別事件受關注度較高,持續時間在兩周左右,總體輿情討論期較長。

  四、網絡生態環境整治收效明顯,網民參與意識不斷提高

  三季度的互聯網內容安全管理指數117.5,較一季度提升17.5%,具體表現在網絡內容生態健康向上,各地網民參與舉報違法不良信息的積極性提高,新聞網站自查自糾能力有所提升。隨著“掃黃打非”等一系列互聯網低俗色情有害信息整治專項行動的開展,各網站積極落實網上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大力清查低俗負面有害信息,網絡輿論生態向上向好。

  同時,“2017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上海舉行,宣傳普及網絡安全知識與網絡安全技能,進一步強化網民依法上網、安全用網、共筑安全網絡空間的意識。從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受理的舉報數據來看,舉報量大幅增長,網民參與度不斷增強,如圖3所示。

  五、網絡輿論場愛國熱情涌動,彰顯文化自信

  三季度的網民互動與評論引導指數為109.3,較一季度提高9.3%,網絡愛國熱情涌動。一系列強軍正能量持續推高愛國熱情,不斷提升我國網民的文化自信。一是“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之后,網民對國家軍事實力的自信心激增﹔二是人民日報客戶端聯合微信推出“我的軍裝照”喚醒網民的軍旅夢、強軍夢﹔三是電影《戰狼2》憑借愛國情結感召力票房一路刷新,輿論場被充滿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的網絡討論刷屏。在一系列愛國愛軍網絡熱點影響下,民眾對我國近年來綜合國力的提升有了更直接的認識,不斷增加民族文化自豪感。

  總體而言,三季度網絡輿論生態較上季度明顯提高,網絡空間健康有序。多部互聯網新規相繼出台,網絡法治化進程提速﹔輿論場多元化聚合傳播成效顯著,充分展現大國文化自信風貌﹔災害類重大網絡輿情與突發公共事件回應和處置機制逐步成熟,應對速度、處置力度有所提高﹔網絡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加強,多元主體參與意識不斷提高﹔網絡環境整治力度加大,網站落實主體責任意識得到加強,輿論場自淨能力不斷增強。

(責編:戶冰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